27
2025-06崇俭戒奢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无论是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”的劝勉,还是“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”的告诫,有关俭与奢的箴言,沉淀着历史的启迪,凝聚着生存的智慧。许多圣哲先贤不仅以言相告,而且以行示人,留下许多崇俭戒奢的佳话。 唐代名臣韩滉“性持节俭,志在奉公”。衣裘茵衽,十年一易,居处陋薄,才蔽风雨。一次,见其弟韩洄为他扩建住宅,他“即便撤去之”,厉声说,尚有倾塌破漏之处,修葺一下也就算了,怎敢再改建扩充,...
20
2025-06有人说,耐心是一种“高尚的秉性”。何为耐心?就是不急躁、不厌烦、不投机取巧。它既是一种性格,也是一种品格,还是成功的秘笈,能够助力我们成就事业、成就人生。耐心是一种清醒。1947年,邓颖超带领土改工作组,来到河北阜平搞试点。午饭时分,一位性子急的同志到伙房,在“馍馍还欠两把火”的情况下,贸然揭开了锅盖,结果让大家吃了夹生馍。饭后,邓颖超在会上针对当时工作中出现的“急躁病”,以“馍馍熟了再揭锅”这一浅显易懂的道理,...
13
2025-06“知其不善,则速改以从善”,出自朱熹《朱子语类》。意为,意识到自己不善的言行,就应该立行立改。一个人面对自身缺点和所犯错误的态度,决定了他前行的方向和速度。老子曾言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及时加以改正,才能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,永远保持向上的姿态,稳步向前。知不足的前提,是能自省。《论语》有云:“自省吾身,常思己过,善修其身。”反躬自省,是一种深度的、系统的、持续的自我观察和评价,...
06
2025-06王阳明在《与王纯甫书》中尝以冶金作喻阐述由苦而乐的道理,“譬金之在冶,经烈焰,受钳锤,当此之时,为金者甚苦。然自他人视之,方喜金之益精炼,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。既其出冶,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”。冶金过程,入炉时烈焰煅烧、钳锤打击,可谓“甚苦”,历经挫折出炉终成精金而“自喜”。宝剑利刃皆出于此,干事创业亦是同理。 谚云:“吃得苦上苦,才能甜上甜。”成功的快乐正是艰苦奋斗的结果。外人看来,烈火烧身、...
26
2025-05“颠簸不失志,贫贱亦清廉”语出自宋代大儒朱熹。朱熹中进士后,回故里扫墓并拜会宗族长辈。一天,他行至故乡东门桥头,见一水池石罅间淙淙涌出凉洌甘醇的泉水,顿生思悟,便咏出这句话。意思是说,为官当像这泓泉水,再坎坷也不能失去雄心壮志,再贫困也须坚守清廉之心。 “颠簸不失志,贫贱亦清廉”是朱熹一生恪守的信条。史料记载,朱熹少年失怙,生活困顿,但他笃志于学,苦读入仕。从政期间,他廉洁奉公、甘于清贫,并以此教育子女。...
16
2025-05“卑而不失义,瘁而不失廉”,出自《晏子春秋》,意为谦恭而不失礼仪,劳累而不失廉洁。它对我们的启示是,人生在世,要时刻注重个人修养,对待工作尽心竭力的同时,也要保持自身的清正廉洁。汉代贾谊在《治安策》中有云:“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”。意思是,为官要为了公众利益而忘掉私利,遇到好处不随便追求。从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济世之志,到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的崇高境界,再到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”...
25
2025-04为学与为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?南宋朱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:“学以为己,仕以为人。廉直不挠,有志必伸。”意思是说: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问和修养,做官是为人民大众服务。朱熹少年失怙,学习刻苦,19岁得中进士。入仕后,他始终廉洁奉公,心系百姓疾苦。在担任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期间,当地连年发生自然灾害,他在向朝廷提出救灾建议的同时,招引各地粮商到灾区做米粮生意,并减免税收。他轻车简从,微服私访,体察民生疾苦,出台减税赋举措,...
18
2025-04《增广贤文》有句话,“知止常止,终身不耻。”知止,就是知足,明是非,懂得收敛。而长久地践行“知止”,则是知止与行止的统一。知道并不代表能做到,一时做到也不意味着能一生坚守。知道什么该做、什么不该做,并一以贯之地身体力行,虽难但十分可贵。《醒世恒言》里有个故事:唐代有一薛录事因病发高烧到第七天渐入睡梦。梦中高热难耐跃入水中,化为一条鲤鱼,遇一老者船上垂钓。鱼饵诱人,薛录事本已识破那是引诱其上钩,告诫自己千万别上当受骗。...
11
2025-04“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”为官者理应为民造福,为民谋利,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。清朝王仁堪以实心行实政,坚持“亲民之官当知民之利病”。在镇江知府任上,他遍察民情,发现镇江许多地区没有水源,容易发生旱灾,提出开设渠塘、兴修水利是当务之急。但考虑到库银不足,请求拨款无望,又不愿摊派扰民,自己带头捐出俸银,还写信向亲戚朋友求助。1892年,镇江遭遇大旱灾,王仁堪奏请截留漕米五万斛,救济了20多万饥民。当3年任满考绩时,...
03
2025-04《孟子·离娄上》有云: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”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,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、一家之荣辱,更关系到党风政风社风民风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家庭和睦、家教良好、家风端正,子女才能健康成长,社会才能健康发展。”一个社会的良好风气,是以党员领导干部家庭的良好家风为引领的;一个执政党的良好党风政风,也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。党员领导干部作为“关键少数”,是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,...
地址:河北省沧州市黄河西路49号 电话:0317-7587031 办公邮箱:jwb@hbwe.edu.cn